百家樂

  新浪科技訊 日期:9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時不時地,飛越地球的小行星會被我們的引力所困,落入圍繞地球旋轉的軌道。當然,這些岩石只會停留一段時間,最終它們還是會逃離並繼續向未知的遠方流浪。但是在停留的這段時間里,它們會被視為地球的「迷你月亮」。

  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了又一個可能成為地球「迷你月亮」的物體。但它既不是小行星也不是什麼奇怪的東西。事實上,科學家懷疑這是某種人造的東西,在冰冷孤獨的太空中流浪多年後又回到地球懷抱。

  迷你月亮

  科學家已經證實過兩顆迷你月亮。一個是2006 RH120,在2006年9月到2007年6月之間繞地球運行;另一個是2020 CD3,大概在2015年到2016年之間被捕獲,預期會在2020年5月離開。

  新的迷你月亮名為2020 SO,預計將在2020年10月被捕獲,然後在2021年5月離開。

  識別2020 SO

  2020 SO不是普通小行星的第一個線索是它的速度低得有點不正常。2020 SO的飛行速度比典型的小行星慢很多。一般,小行星的平均飛行速度為每秒18公里。哪怕受月球表面影響而傾斜進入地球軌道的月球岩石,它們的速度也比2020 SO更快。

  另一方面,2020 SO的軌道路徑與地球的十分相似,差不多也是一個地球年。它的軌道與地球的軌道相比,不那麼圓,但也幾乎沒有偏軸傾斜。

  所以,它到底是什麼來頭呢?NASA預期,該物體的尺寸與半人馬座火箭上脫離的推進器尺寸十分相似。這枚火箭曾在勘測者2號任務中,將無人探測車送往月球。那時候,火箭推進器會在途中與飛船脫離,而飛船則繼續前往目標位置。如果推進器釋放的位置足夠高,它就會留在太空中。如今看來,這枚1966年9月發射的半人馬座火箭推進器似乎正在回家路上。

  當12月份,2020 SO抵達最近點時,火箭與地球的距離約為50000公里。

半人馬座火箭推進器

  這能帶來什麼啟示?

百家樂  地球上的太空項目進行時間還太短暫,但科學家們仍舊非常想知道進入太空的火箭在半個多世紀後會發生什麼?

  儘管2020 SO不會因為太靠近地球而進入我們的大氣層,但其緩慢的步伐或許可以讓科學家仔細對其研究一番。

  光譜技術或許可以揭示火箭表面如今的模樣——比如,上面的塗層是否還在?當然,在太空中待了那麼久,它肯定沒少被塵埃或微隕石擊中,因此火箭表面的現狀令人期待。科學家們也想知道火箭目前的反射能力,有價值的信息可以幫助未來長期太空任務的規劃者了解,長時間待在太空的飛船將如何保持反射光的能力。(勻琳)

鬥地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rajnalr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